姓名 | 参赛学校 | 参赛项目 | 获奖情况 | 参赛届次 | 比赛级别 | 详情 |
---|---|---|---|---|---|---|
![]() 陈思远
|
华中师范大学 | 乡村数字治理的“赋能壁垒”及其减负路径探索——基于全国25省136村2720农户的调查 | 一等奖 | 第十九届 | 省赛 | 详情 |
![]() 韩霜
|
华中师范大学 | 乡村数字治理的“赋能壁垒”及其减负路径探索——基于全国25省136村2720农户的调查 | 一等奖 | 第十九届 | 省赛 | 详情 |
![]() 汪映雪
|
华中师范大学 | 传承调查精神 探究中国之治 | 二等奖 | 第十八届 | 国赛 | 详情 |
![]() 尹雪瑶
|
华中师范大学 | 传承调查精神 探究中国之治 | 二等奖 | 第十八届 | 国赛 | 详情 |
![]() 杨卫涛
|
华中师范大学 | 传承调查精神 探究中国之治 | 二等奖 | 第十八届 | 国赛 | 详情 |
![]() 王鹏珍
|
华中师范大学 | 传承调查精神 探究中国之治 | 二等奖 | 第十八届 | 国赛 | 详情 |
![]() 江景妍
|
华中师范大学 | 传承调查精神 探究中国之治 | 二等奖 | 第十八届 | 国赛 | 详情 |
![]() 朱启艳
|
华中师范大学 | 传承调查精神 探究中国之治 | 二等奖 | 第十八届 | 国赛 | 详情 |
![]() 郎浩乐
|
华中师范大学 | 传承调查精神 探究中国之治 | 二等奖 | 第十八届 | 国赛 | 详情 |
![]() 陈文嘉
|
华中师范大学 | 传承调查精神 探究中国之治 | 二等奖 | 第十八届 | 国赛 | 详情 |
![]() 刘佳芳
|
华中师范大学 | 聆历史回音,察知史之理——抗战老兵与青年抗战史观构建“互动”的路径探索 | 二等奖 | 第十八届 | 国赛 | 详情 |
![]() 雷绍佶
|
华中师范大学 | 聆历史回音,察知史之理——抗战老兵与青年抗战史观构建“互动”的路径探索 | 二等奖 | 第十八届 | 国赛 | 详情 |
![]() 吴思宜
|
华中师范大学 | 聆历史回音,察知史之理——抗战老兵与青年抗战史观构建“互动”的路径探索 | 二等奖 | 第十八届 | 国赛 | 详情 |
![]() 王媛媛
|
华中师范大学 | 聆历史回音,察知史之理——抗战老兵与青年抗战史观构建“互动”的路径探索 | 二等奖 | 第十八届 | 国赛 | 详情 |
![]() 许琪
|
华中师范大学 | 聆历史回音,察知史之理——抗战老兵与青年抗战史观构建“互动”的路径探索 | 二等奖 | 第十八届 | 国赛 | 详情 |
![]() 崔益荣
|
华中师范大学 | 何为“大思政课” “大思政课”何为——基于湖北省272家“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调研 | 三等奖 | 第十八届 | 国赛 | 详情 |
![]() 骆贺敏
|
华中师范大学 | 何为“大思政课” “大思政课”何为——基于湖北省272家“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调研 | 三等奖 | 第十八届 | 国赛 | 详情 |
![]() 文心悦
|
华中师范大学 | 何为“大思政课” “大思政课”何为——基于湖北省272家“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调研 | 三等奖 | 第十八届 | 国赛 | 详情 |
![]() 赵文献
|
华中师范大学 | 何为“大思政课” “大思政课”何为——基于湖北省272家“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调研 | 三等奖 | 第十八届 | 国赛 | 详情 |
![]() 黄芬迪
|
华中师范大学 | 何为“大思政课” “大思政课”何为——基于湖北省272家“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调研 | 三等奖 | 第十八届 | 国赛 |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