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2024
国赛
创业计划竞赛(主体赛)
金奖
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
卫星在轨工作时经历极端温度变化,天线型面发生变形导致天线系统主波束效率下降,要提升整星工作性能,就必须解决天线型面在轨调节技术难题。聚焦卫星型面精准控制领域,目前国内作动器输出力小,精度低,无法满足在轨调节需求,而美国已实现这一技术,因该技术空白,我国在对地观测等多方面与美国存在差距,因此亟需填补相关技术空白。 【团队协作】团队主创为航天工程方向硕博研究生,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创新创业竞赛奖,实践能力出众;项目成员为法律、金融、管理等多领域研究生,多学科交叉,优势互补;指导老师深耕航天领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承接863、型号任务项目60余项,经验丰富。 【实践过程】2021年负责人梁世超在专业实践时了解到卫星天线型面在轨调节“卡脖子“难题,带领团队开展技术攻关;2022年自主研制初代大推重比高精度作动器,通过结构优化设计提高定位精度,降低重量;2023年作动器首次实现热膨胀系数小于小于2ppm/℃,远超国际水平,定位精度达1.5μm,团队历经近千次实验改型、数百次企业对接、十余次产品迭代,自主研制的作动器成功满足卫星型面控制精度要求。 【创新意义】团队解决了压电陶瓷迟滞效应、蠕变效应等关键科学问题,突破了作动器高精定位、全量程无级调控等关键技术,研发了大载重比高精度压电作动器和高精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等核心产品,攻克了太空环境下卫星天线型面无法实现主动控制的难题,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成为该领域国内唯一技术支撑。团队成员作为主要发明人共申请发明专利41项,其中学生第一发明人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相关成果发表15篇高水平论文,总IF超100。 【发展前景】公司一经成立就与具备武器销售能力的迈威达机电达成长期供货战略合作协议,面向航天科研院所及商业卫星公司提供定制、系列化作动传感设备;与品鼎电子科技等多家企业签署710万产品供销合同;目前已获800w投资意向。 【社会价值】团队成功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填补我国技术空白,自主研制的大推重比高精度驱动器件,已应用于**-1型高轨卫星;即将应用于风云四号静止轨道微波探测卫星的产品已通过初样评审,进入正样研制阶段,将帮助我国卫星突破新一代空间望远镜、气象卫星分辨率提升的技术瓶颈,加速推进我国空间侦察、通信装备发展换代;团队将为我国探月工程中下一代“鹊桥”卫星提供技术支撑,帮助实现高质量地月通信(工程样机已交付)。
暂未公开
暂未公开
暂未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