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2024
国赛
创业计划竞赛(主体赛)
铜奖
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
我国新能源电动汽车市场快速增长,国家多次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支持高质量充电桩的建设。2023年底全国充电桩数量超859.6万台,车桩比为2.37:1,与建设目标1:1相比,2030年充电桩缺口将达6300万台。预计到2026年底,充电桩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870.2亿元,且年均增长率将达37.8%。 截至2023年底,各类充电桩企业已超过3000余家,由于企业快速发展,运营不均衡,“僵尸桩”频出。充电桩的运维难题日益突显,表现在: 一、品牌技术参差不齐,布局高度分散,单桩利用率低于8%。 二、在协议兼容、通信故障、终端安全方面均存在偶发事件,单模系统信号上报漏报率、误报率为6~10%,运维效率较慢。 三、智能化不足,安全监控不足,充电终端在“强服务”场景下存在安全隐患。 中国充电桩市场趋向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等,因此需要技术革新,实现降本提质增效。 本项目组建多学科交叉团队,依托比亚迪产业学院、区级众创空间等支持,在专业老师指导下,通过市场调研,充分了解充电桩产业现状,提出“技术提质+智能增效”的模式,提升充电桩盈利能力。创新点有: 一、通过AI算法兼容新、旧协议,适配车机系统要求,技术升级充电桩终端功能,充电适配范围更广。 二、采用双模模块进行自适应最优通讯路径选择,故障上报与反馈更快。 1、分钟级抄表99.99%以上,提升通信的稳定性 2、故障上报率98%以上,保证通信的及时性 3、通信信噪比达27~30db,提升信息的准确性。 三、构建运维数据壁垒,建立电桩档案,增加安全监管,运维管理更智能。 通过以上创新,提升充电单桩利用率27.5%,大大提升了充电桩的盈利能力,降低运营风险,解决旧桩新质提升问题,提高充电桩运营“更广、更快、更智能”。 项目团队坚持产教融合、专创融合、科教融合,在各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参加创新创业赛事荣获国家级竞赛奖励2项,省级竞赛特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级3项。申请专利1项,软著2项,已有26家企业签订合作,并获得企业的好评。 全面推广后,在广西市场将直接提供200个就业岗位,间接带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业链就业1000余人。同时,促进产业链高质量技能人才培养,特种作业操作证书考核通过率95%以上。并借助学校国际合作平台,以及新能源汽车出海形势,扩大国际影响力。 我们将致力以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业链可持续新质发展。
暂未公开
暂未公开
暂未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