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2024
国赛
创业计划竞赛(主体赛)
铜奖
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
2023年中国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全球第一,发病和死亡人数均超过40万。目前常使用的肿瘤切除治疗、全身化疗等临床治疗肝癌的方法方式,尽管有一定的疗效,但术后仍具有较高的复发率。 肝癌穿刺手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肝癌诊断和治疗措施,凭借其安全、灵活、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在肝脏外科、介入科及移植科等临床科室获得广泛应用。该手术在医学影像引导下,将穿刺器械植入患者肝内病灶位置,并尽可能避免损伤周围血管结构及重要器官,而后执行微波消融、射频消融和粒子植入等操作,借助热能将肿瘤的供血动静脉进行凝固,进而使得肿瘤因缺血而坏死。然而,当前肝癌穿刺手术仍面临如下问题: (1)“看不见”:手术视野小,肝脏内部结构看不见,术中的影像与术前相比差异大。 (2)“辨不清”:超声影像二维成像,无法获取腹部器官的三维结构,严重依赖医生经验。 (3)“刺不准”:手动穿刺消融,易误伤周围器官,血管和神经。 为了解决人工穿刺的弊端,“医肝”二净团队研发一种基于机器人辅助的肝癌穿刺手术导航系统,该系统包含了脑:软件系统,规划最优穿刺路径,手:机械臂,辅助医生精准执行穿刺手术;眼:定位系统,实时跟踪手术器械,辅助机械臂调整空间姿态。 首先,为了从术前影像中分割重要器官和肝脏肿瘤目标,我们提出一种基于融合注意力和多尺度特征的分割算法SPA-UNet,分割精度相对现有算法提高5%,对肝脏的分割精度高达95%,同时对分割后的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实现可视化模型清晰,辅助医生进行手术规划,形成手术方案。其次,为了避免患者呼吸运动及体位变化等干扰,我们通过术中US-术前CT多模态配准实现患者位姿配准,提出了一种基于共性关键特征启发式树搜索的空间配准方法,配准后的图像兼具实时性强和分辨率高的特点。最后,呼吸运动补偿跟随患者呼吸进行变化,机械臂实时校准补偿软组织的位移和形变,确定最佳穿刺时间和最优穿刺路径。
暂未公开
暂未公开
暂未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