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2024
国赛
创业计划竞赛(主体赛)
金奖
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
1. 项目背景:面向边境防卫、登岛作战中新型航空器安全控制迫切需求 为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在边境防卫、登岛作战中,能够突破地形限制、兼具垂直起降与高速巡航优点于一身的多模式垂直起降飞行器,已成为我国陆军和海军航空装备建设重点领域。为满足复杂严苛环境飞行器安全飞行迫切需求,亟需发展多模式垂直起降飞行器安全控制技术。 2. 核心内容:攻克多模式垂直起降飞行器主动安全控制技术难题 多模式飞行器自身构型改变引发的气动干扰、复杂海空环境形成的强风干扰及执行机构故障导致的突变干扰,严重影响其安全稳定飞行。 团队自研多模式垂直起降飞行器主动安全控制系统,实现小回路故障容错、大回路主动抗扰、全回路安全控制,赋予其“适应本体变化、适应强扰环境、适应突发状况”的能力。获得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贺军和多模式飞行器控制领域专家、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张友民高度认可。 3. 攻关历程:四年攻关、50余次试飞挫折,凝练成熟解决方案 (1)“无感”抑制技术—抵抗自身构型改变带来的气动干扰 在国内首次实现引入角加速度反馈的干扰抑制技术,实现精度高达0.5度姿态控制,满足海上山地等复杂场景飞行要求。 (2)“免疫”控制技术—抵抗复杂海空环境引起的强风干扰 设计基于干扰观测器的主动抗扰控制方法,实现7级阵风下的持续稳定飞行,达到行业顶尖抗风指标。 (3)“自愈”恢复技术—抵抗执行机构故障导致的突变干扰 提出一种自适应滑模容错控制方法,实现多种执行机构效能损失情况下的有效容错控制,保障多模式飞行器安全飞行。 4. 创新成果:8项专利、8篇论文构筑坚实技术壁垒 团队申请8项发明专利,3项已获授权,发表8篇高水平论文,登记1项软件著作权,13项成果为学生一作。产品通过第三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测试,各类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 5. 落地应用:服务多个重点国防需求,助力民用低空经济发展 团队技术解决航空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92403部队等装备研制难题。同时联合中航通飞研究院,实现民用多模式飞行器安全模式转换控制,助力民用低空经济发展。 6. 发展前景:获得多方合作,“总师型”人才培养助力项目落地 团队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专题报道,形成广泛社会影响力,并于今年5月成立西安飞翎智控科技有限公司,已同3家单位达成600万元合作协议,学校国防领域“总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项目提供初创资金、渠道拓展等多维支持。
暂未公开
暂未公开
暂未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