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2024
国赛
创业计划竞赛(主体赛)
铜奖
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
高端无氧极细铜线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线束,汽车线束是控制汽车电气和电子元件功能的主要载体,是汽车的血管和神经,为各电子元件提供动力、传递和反馈信号。随着新能源汽车网联化、智能化程度加深,每辆新能源汽车的线束系统用铜量高达80kg。同时,高端无氧极细铜线也广泛应用于医疗设备、工业机器人、航天航空等领域。我国是铜线生产和消费大国,铜线产量及消费量均占世界第一。但在制备技术方面,仍面临极细丝成品率低,尺寸、性能稳定性差等技术难题,因此,高端无氧极细铜线及铜线市场基本由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垄断。 本项目通过对新能源用高质量铜杆及高性能无氧极细铜线的生产工艺进行研究和智能化,旨在解决相关无氧极细铜线制备技术“卡脖子”问题,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建立高性能极细铜及铜线研发和智能生产体系。 无氧极细铜线在新能源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在铜材的使用上呈现出了显著的增长趋势。传统燃油车中,铜主要用于发动机、散热系统和电气系统等关键部位,其用量有限且较为稳定。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特别是电动汽车的普及,铜材的需求量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电动汽车的驱动方式、能源存储和传输机制决定了其对铜材的高依赖度。电池、电机、电缆等关键部件都需要大量的铜材来保障其高效、安全的运行。特别是高性能无氧极细铜线,在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和充电设施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铜线需要具备优异的导电性能、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以确保电流的稳定传输和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量的不断增长,对铜材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大。新能源汽车每增加一辆产量,就会带动铜材需求量的显著增长。这种增长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对铜材性能和质量的要求上。高性能极细铜及铜线的研发和生产,正是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对铜材的高标准要求。此外,无氧极细铜线也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无人机以及医疗线束等领域。 基于真空水平连铸设备实现了高质量无氧铜杆的连续化生产。经检测,团队自主制备的高性能无氧极细铜线,综合性能优于相同规格下的国外进口产品。本项目将大力推动极细铜线产业的研究和发展,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暂未公开
暂未公开
暂未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