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2024
国赛
创业计划竞赛(主体赛)
金奖
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
《“十四五”民航发展规划》指出,2025年全国将建成770个通用机场,市场前景广阔。然而,强风切变威胁着飞机的起降安全。我国2010年-2020年统计数据显示,遭遇风切变时,74.9%飞机复飞,12.7%中止进近,4.7%备降。项目团队自主研制的测风激光雷达,能够获得精细风场、飞机尾流等气象数据,克服晴空风切变探测难题,为航空安全提供强力保障。本项目团队研发人员由光学、电子学、软件工程、大气科学方向的硕士、博士组成,预计直接提供硕博就业岗位16个,间接带动上下游生产装配和软件开发岗位400余人,预计未来持续吸纳数据分析、硬件运维岗位40余人。 2021年团队成员在空管局和气象局的实习过程中了解到,晴空风切变一直以来是遥感探测的难题。结合所学知识,团队成员认为测风激光雷达能够解决该问题,于是组成项目团队开展行业调研和核心技术攻关。2021年7月至11月,初代样机在北京大兴机场与国外产品进行性能对比测试。2022年6月至12月,样机在拉萨贡嘎机场验证恶劣气候条件下探测性能。2022年11月至2023年5月,二代样机在昆明长水机场与天气雷达联合观测,验证风切变探测能力。同时,团队成员陆续发表科研成果。2023年5月至2024年4月,团队先后在中国试飞院和广州白云机场验证不同飞机的尾流探测能力,并将激光雷达扩展至环保应用领域。 难以探测的晴空风切变和飞机尾流威胁飞机的起降安全和效率,团队创新性地采用测风激光雷达实现了风场精确遥感。在激光雷达硬件方面,团队发明了变频锁定超窄线宽激光技术--实现30km世界领先探测距离;研制了时域和空域伪随机脉冲编码技术--实现0.9m 世界领先超高空间分辨率;研发出微多普勒信息提取和人工智能预警算法--实现了监测困难到自动化精确告警的飞跃。研发过程中团队发表论文11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软著9篇,核心技术通过科技查新,产品获得军工计量所的技术指标鉴定报告。本项目聚焦于测风激光雷达的研制和产业化应用,通过销售雷达设备、数据和提供监测服务为气象保障领域的千亿市场服务。团队将通过新闻宣传和参加行业展会的形式触达以G端各地空管部门为主的目标客户和以B端科研院所,风能、环保行业公司为主的潜在客户。激光雷达核心部件自主设计,交由外部加工后返回组装,并交付客户。产业化初期团队将成立公司,通过股权融资获得启动资金,并逐步实现硬件销售到信息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暂未公开
暂未公开
暂未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