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2024
国赛
创业计划竞赛(主体赛)
铜奖
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
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每年产生各类废弃菌棒近7亿棒。但因菌棒外面有塑料膜包裹,出菇后塑料外膜和菌糠紧紧粘连,难以分离,导致废弃菌棒无法有效利用,目前通过焚烧、填埋或人工剥离等方式进行处理,存在“耗时长、成本高、危害大”的问题。但废弃菌棒本身是营养价值很高的有机肥料,山西省万荣县一直在探索“果-菌-肥”绿色循环种养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将果园修剪后的废弃果枝通过粉碎加工做成菌棒用于香菇栽培,生产香菇后的废弃菌棒经粉碎进行充分发酵后做成有机肥料待到秋季还田促进果树生长。但由于传统塑料外膜难以剥离,“关键一环”迟迟无法打通。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用全生物降解材料代替传统塑料的解决方案,解决了传统塑料地膜和废弃菌棒造成的白色污染问题。我们提出使用由亲和性渗水助剂和PPC、PBAT混合制成全生物降解材料,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出全生物降解地膜和全生物降解菌棒包膜袋,与之对应,团队还自主研发了一种新型地膜吹膜机,通过增加气流吹动组件和展平辊压组件,大规模高效产出薄厚均匀的全生物降解地膜。该发明于2023年5月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在制备全生物降解包膜菌棒的过程中,为增强菌袋的透气性,我们自主研发了一种菌棒包膜打孔机,实现菌袋可降解的同时不影响出菇。同时,针对万荣县循环产业链中的“关键一环”,团队在一种生物可降解菌棒包膜及其制备方法的基础上又自主研发了一种回收再利用方法,该方法是将废弃菌棒连同可降解菌棒包膜一起粉碎,拌入植物源杀菌剂,经过两次灭菌处理转化为有肥料,用于果树栽培。由此,万荣县循环产业链中的关键一环迎刃而解,从根源上打通农业循环产业链。充分发挥废弃菌棒的附加价值,也彻底解决了菌棒包膜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团队目前通过生产售卖全生物降解地膜、地膜吹膜机、全生物降解菌棒包膜袋等产品以及进行专利授权、提供技术服务等形式获得收益。目标客户群体主要为农户、农业种植企业、农资销售企业以及政府相关项目。这一项目不仅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更是加快发展农村新质生产力的有力举措。 膜法助农团队成立以来多次获得《山西日报》、《山西青年报》等多家省级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团队立志做高等农林院校和广大农村之间的使者,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暂未公开
暂未公开
暂未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