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全国学联 江苏省人民政府  |  承办单位:南京大学
首页 > 项目人才库 > 项目库 > 寄而优育:乡镇寄宿制学校生活空间建设的困境及其优化——基于安徽省7地20校的实证调查

寄而优育:乡镇寄宿制学校生活空间建设的困境及其优化——基于安徽省7地20校的实证调查

安徽师范大学
二等奖
二等奖
省赛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体赛)

基础信息

比赛名称

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参赛年份

2025

比赛级别

省赛

参赛类别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体赛)

获奖情况

二等奖

项目发展信息

项目转化情况

未转化

是否创业


项目简介

乡镇寄宿制学校作为乡村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下实现教育公平的最后一公里,更是千万乡村儿童成长的第二家园。本项目以安徽省 11 地 26 所乡镇寄宿制学校为样本,锚定“生活空间育人”这一核心命题,创造性引入空间生产理论,构建“物理空间——制度空间——精神空间”三维分析框架。通过 1537 份问卷、345 人次的深度访谈,研究揭示出当前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卓有成效的现状:基础设施齐全,基本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学生基本需求得到极大满足。同时,乡镇寄宿制学校也面临着从“生存场所” 到“生长空间”的转型挑战。研究通过聚焦五大生活设施、两类学生评价、四种影响因素,剖析发现其核心问题在于:物理空间缺乏内涵化、特色化和品质化建设;制度空间存在单一化管理、育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精神空间因文化标准化与地方性知识的失衡,导致乡土气息融入不足、学生身份认同感下降。基于此,研究提出空间赋能育人的破解路径——物质空间提质、制度空间松绑、文化空间再生,试图实现从“空间改造” 到“育人生态”的系统重构。让空间有温度,让教育有呼吸,让乡村有未来——这是我们对乡镇寄宿制学校最赤诚的注解,更是乡村振兴背景下教育公平的生动答卷。

其他补充介绍

暂无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未公开

邮箱

暂未公开

地址

暂未公开

热门项目

PKU_6_基于水中脉冲放电的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分离设备

广西三种红树植物适应高盐生境的特征分析

北京大学
三等奖
北京
PKU_6_基于水中脉冲放电的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分离设备

Uro测—膀胱癌侦察兵

武汉大学
金奖
北京
PKU_6_基于水中脉冲放电的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分离设备

远程驾驶中5G低时延的控制与应用仿真方案

北京邮电大学
一等奖
北京
PKU_6_基于水中脉冲放电的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分离设备

青年“乡村CEO”何以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基于5省3年313个样本的深度调研

合肥工业大学
一等奖
北京
PKU_6_基于水中脉冲放电的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分离设备

匠革·新生:基于三维扫描与动态捕捉技术的皮影戏数字化保护与再创作

湖北美术学院
铜奖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