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2009
省赛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体赛)
特等奖
未转化
否
稀土—有机框架配合物由于存在新奇的拓扑结构和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使它们在多孔材料、荧光探针、磁性和催化活性方面有广阔的应用。本作品通过水热等合成方法成功得到了五个系列25个稀土-有机框架配合物,解析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发现其包含从一维到三维的丰富结构变化。通过对pH的调控,配合物5的二维结构转变为6的三维孔道结构。有机碱2,2’-联吡啶使得配合物8配体的羧基上的质子进一步脱去,由一维结构转变为三维结构配位聚合物11。相同合成条件下加入2,2’-联吡啶,原来的三维微孔结构变为系列二维结构的稀土-有机框架配合物。对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光磁多功能性质测试。其中,配合物17发出Tb3+离子的特征荧光,加入Ca2+离子后,荧光强度显著增加,而引入其他金属离子后,荧光发射峰的强度不发生改变或减弱,甚至淬灭,得到一例Ca2+的荧光探针。据我们所知,三维多孔稀土有机框架配合物对Ca2+的荧光探针作用是第一次被观测到。磁性测试表明,配合物16,17和18表现出铁磁性质,其中配合物18表现出罕见的铁磁耦合和缓慢磁驰豫现象共存的磁行为。为探索新型稀土基磁性材料提供了新的有价值的信息。
暂无
暂未公开
暂未公开
暂未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