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江苏省人民政府  |  承办单位:南京大学
首页 > 项目人才库 > 项目库 > 基于具身多模态控制与情感交互的人形机器人

基于具身多模态控制与情感交互的人形机器人

上海理工大学
特等奖
特等奖
省赛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体赛)

基础信息

比赛名称

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参赛年份

2025

比赛级别

省赛

参赛类别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体赛)

获奖情况

特等奖

项目发展信息

项目转化情况

未转化

是否创业


项目简介

现有的交互机器人不具备情感表达能力。缺乏逼真的表情和灵活的肢体动作,无法综合理解人类语言、表情和动作所涵盖的情感信息。传统的编程控制(如宇树科技遥控机器人)只能完成提前设定好的任务,不具备人类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自主执行能力。 基于67个人脸关键点,研发 28块舵机驱动的高仿真面部模块,控制人脸的7大面部肌肉群,使得机器人拥有逼真的面部表情展现能力。为机器人四肢运动的人体骨骼模型施加动力学约束,使得机器人的双臂摆动更加平滑,更加接近人类的运动习惯。构建 “ROS+LLM” 异构融合框架,实现自然语言指令下准确分析交互情景中的表情语言、肢体语言和口头指令。使得机器人能够在0.03秒内主动为自己编写控制表情、动作和语言的代码。搭建端边云协同开发平台,通过 Isaac-Sim 仿真与 ROS2 通信实现场景化应用的快速迭代,有效降低复杂场景下的技术开发成本。 面向“科艺融合”,推动具身智能赋能表演艺术进入"人机共创"时代,响应“十四五规划”将具身智能列为未来产业培育方向,制定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创新发展政策。为国内近百余所“新文科+新工科”与“工科赋能+艺术创新”高校提供具身智能教育平台,创造新文科与新艺术的更多就业方向。 面向“机器人教育”,我们的交互机器人培训体系为中学生的AI实验室提供了一个技术领先的平台,学生可通过Python或图形化界面,在可拆卸的模块化本体上实践具身智能、情感识别与生成、实时决策等前沿技术,完成如“情绪镜像”、“场景即兴表演”等20多个创新实验项目。同时,它将成为国内乃至国际各类机器人竞赛中“智能交互赛道”的技术验证平台与开发标准,引导竞赛方向朝着更高级的AI与情商结合方向发展。

其他补充介绍

暂无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未公开

邮箱

暂未公开

地址

暂未公开

热门项目

PKU_6_基于水中脉冲放电的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分离设备

信息密室-智慧时代下的多物理场信息综合防护解决方案-KA015

太原理工大学
一等奖
北京
PKU_6_基于水中脉冲放电的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分离设备

企业社会责任感知对网络群体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自我认同和情绪感染的链式中介效应

重庆理工大学
三等奖
北京
PKU_6_基于水中脉冲放电的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分离设备

防灾减灾背景下农村农民旱情适应性现状调研及减灾增效策略研究--基于陕西省42村的实地调研

西安翻译学院
特等奖
北京
PKU_6_基于水中脉冲放电的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分离设备

防治先锋——基于深度学习的沙尘暴风速临近预测系统

西安翻译学院
铜奖
北京
PKU_6_基于水中脉冲放电的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分离设备

苏北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研究

淮阴师范学院
三等奖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