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2025
省赛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体赛)
特等奖
未转化
否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世界各国政府都在相继制定燃油汽车禁售时间表,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车是业内公认的传统燃油车替代的最佳解决方案,是未来汽车产业技术竞争的制高点。氢燃料电池车是当今世界都致力于研究的一种新能源汽车,但由于氢能利用存在需高压存储、易燃易爆、基建成本高等问题,制约了氢能的发展。因此寻找到一种良好的储氢介质,会是解决氢能现存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氨的含氢量高、易液化、不易燃且不含碳元素,同时氨作为大宗化学品,在我国产业链成熟、产量高、储运成本低。本项目利用氨的这些独特的理化特性和产业特性,将氨作为氢的高效存储介质,利用氨分解制氢,并与燃料电池结合,巧妙的避开了氢能利用过程中的几大痛点问题。团队聚焦于氨的高效分解,提出了自助研发、清洁高效、安全经济的“氨变电”技术路线。项目团队所依托的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氨催化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平台,拥有两位院士并获得5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奖,7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中心拥有四十余年氨催化经验,并建成世界首套以煤为原料的20万吨级低压合成氨示范装置。团队近年来成功将此系列催化剂应用于氨的高效稳定分解,在450℃下,氨分解率大于99.8%,且催化剂可稳定运行超过18000小时,可满足燃料电池车长达10年的使用寿命。同时团队连续攻克了后续的微量氨气脱除难题,实现氨脱除后浓度低于0.1 ppm,实现了高效“氨变电”技术路线,是国内首先开展“氨变电”工业应用研究的团队。申请国内专利56,国际专利8项。 项目落地持续进行,目前已与上市企业北京三聚环保、氢纪元、福建亚南、东南汽车、巨涛等上下游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稳步推进为相关企业及政府提供“氨变电”服务的进程。 目前,我们正在进对样机进一步评测。后续将持续推进样机过审,以及“氨变电”路线的样车合作研发,定位广阔的固定式发电市场和未来将高达上千万辆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我们相信“氨变电”技术路线将开创氨在能源领域的高效利用新途径!
暂无
暂未公开
暂未公开
暂未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