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库
人才库
填报人才项目信息
填报校级组织得分
为科技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层状半导体材料被提出以解决传统硅基芯片集成度、性能上限等瓶颈问题。然而,其距离产业化还面临以生长位置随机、材料选择少、器件性能优势不显著为代表的一系列问题。本项目创新性地提出了“籽晶自消失”与“脉冲气流”方法,在原子层级精确构筑材料,实现了材料位置自准定、材料超失配集成、超高光响应度探测器的技术突破。本工作中“制备-集成-器件”的全链条创新为层状材料进入芯片产业发挥其优势性能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本项目提出一款基于分布式无缝柔性舵面的智能变体飞行器,机翼由刚柔耦合变弯度后缘、滑动蒙皮和分布式无缝过渡段组成,沿展向和弦向形成一体结构,没有缝隙,相较于传统机翼提高了飞行效率,降低了气动噪声,飞控搭载分布式舵面控制算法,并且能够在飞行过程中进行参数实时优化。验证机的理论计算和飞行实验表明,该项目提出的柔性智能变体无人机在飞行效率,载重能力,飞行速域都明显优于传统固定翼无人机。
本作品瞄准ADN基单组元液体空间发动机在航天器推进、姿态控制、位置保持和轨道机动等空间推进领域的重大需求,针对ADN基推进剂的传统催化点火方式存在催化剂高温失活和无法实现发动机冷启动等瓶颈问题,设计开发了基于电点火技术的新概念ADN基空间发动机,支撑了新一代ADN基空间发动机的研发、测试和在轨应用,为我国绿色无毒推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5G肩负着开启万物互联新时代的使命,为克服5G覆盖差、成本功耗高、干扰大这三大痛点,我们研发出国内首个全息MIMO,搭建全球首个sub6G全息波束赋形5G信号智能增强系统。凭借高频异质复合全息MIMO阵列、基于干涉原理的全息MIMO信道感知技术与波束赋形技术、基于无线信道稀疏结构特性的干扰抑制算法这三大核心技术,有效解决了以上痛点。同时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在实测性能上大幅领先。
本项目面向当前数据爆炸的信息时代下通信需求爆发式增长,而传统无线通信系统能效、速度等指标提升空间有限的现状,首次提出了基于存内计算平台的FMC新型计算范式,研发制造了新型存算芯片,搭建了基于存算一体芯片的新型无线通信系统,相比于传统数字无线通信技术在能耗上有两个数量级的降低,在能效上有两个数量级的提高。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机械与控制
新质生产力规模量产,高端装备制造
信息技术
信息化、数字化、人工智能技术驱动
生命科学
新原理发现,解密生命底层密码
能源化工
新材料储能,支撑新能源企业等产业
生物医药
新药物发现,靶向药物平台研发
崇尚科学、迎接挑战的先锋
第二届大挑
1992年邓中翰从中科大毕业后赴美国加州伯克利学习;1999年邓中翰带队并担任“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
第五届大挑
1999年,刘庆峰带领十几名同学创立科大讯飞公司。多年来,刘庆峰在智能语音技术产业化方面成绩不凡。讯飞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语音公司,拥有3亿多用户。在一次访问中,刘庆峰说道:“如果当年没有‘挑战杯’精神的指引,没有团中央、教育部鼓励大学生就业,就没科大讯和中国的语音识别产业的今天。”
第一届小挑
童之磊是国内最早的大学生创业者之一。1999年,凭着一份在首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夺得金奖的商业计划书,童之磊和同学们创建了门户网站“易得方舟”,中文在线正是脱胎于“易得方舟”的读书频道。2015年,中文在线成功在深交所上市,成为“中国出版数字第一股”。
第一届大挑
1989年,刘闯的参赛作品《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土地评价模型的建模研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颁奖大会上获得一等奖,获奖证书的编号为001。从“学术新星”到中科院博士生导师,以及首位获得CODATA奖(国际科技数据奖)的女性科学家,在刘闯看来,“挑战杯”营造的科学土壤给了她这株幼苗成长的自信。
第二届创青春
姚颂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2015年毕业时,姚颂拿到了美国名校的博士录取通知书,但还是选择跟导师同学一起创立了深鉴科技。这家AI 芯片领域的明星创业公司,两年便获得了数千万美元投资。2018年,上市公司赛灵思收购了深鉴科技,姚颂带队加入。2021年,姚颂加入商业航天公司“东方空间”担任联席CEO。姚颂曾兼职担任经纬中国风险合伙人,并发起新基金无限基金。
千余所高校贡献力量